4月25日,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第一次全体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召开,会议主题为“智联终端,共启新程”。据了解,朝阳区将持续发挥“场景牵引”优势,系统部署细分领域场景应用建设,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努力将朝阳区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典范城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指出,人工智能终端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载体。加快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对发挥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条完备、制造能力强大、应用场景丰富优势,打造全球科技竞争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具有关键作用。他强调,要加强部门联动和产业协同,以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为桥梁纽带,统筹开展技术创新、标准研究、应用推广、生态建设等工作。要加大高质量产品供给,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消费终端的普及落地。要加快人工智能终端标准路线图研究,建立智能化分级测试评估能力,引导产品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要与“两新”政策形成合力,大力拓展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在国内应用,加快发展新型消费。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进行主旨报告。北京市、广东省主管部门领导发言,多个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参与。来自华为、联想、OPPO、小米、理想、科大讯飞、海信视像等企业代表分享精彩观点。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已成经济增长新引擎。朝阳区贯彻‘以应用场景建设牵引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并持续优化场景、技术、创新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目前区内汇聚近700家人工智能企业,覆盖全产业链环节。”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娄毅翔会上介绍。
据悉,近年来朝阳区通过推动“以应用场景建设牵引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在多个领域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在城市、金融、教育、医疗、文娱、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应用场景,带动智能终端产品和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共同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朝阳区在实体空间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依托中关村(朝阳)工业 AI 产业园、中关村(朝阳)数字医疗产业园、人工智能国际创新港、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产业集聚,促进产业上中下游协同联结,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