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早年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是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在晋代玄学佛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仕途上的曲折和挫折,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晚年时颜之推笃信佛教,宣扬因果报应,主张儒佛调和,以佛学为主体,儒学为附庸。由于他多次成为亡国之徒,历经磨难,耳闻目睹了众多士大夫家破人亡的残酷现实,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常。

他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体验,并从王公贵族由豪门望族沦为阶下囚的现实教训中,痛定思痛,为了能使自己的家族趋利避害,延续不断创作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他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等之分,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氏家训·教子》)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也有可能成才;智力低下的人即使再教育也可能毫无用处;而才智平常的大多数人如果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就不会明白事理,就会陷于无知愚昧的状态中。

因此社会人文教化的重点对象是对绝大多数的平常之人进行思想道德教化,促进他们智能的开发和人性的不断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