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天星村的一片片麦田中,小麦“锋芒毕露”。它们积蓄了一冬的力量,此时正迎着春风尽情释放,仿佛奏响整个田野的乐章。
相关文章
春暖农事忙。眼下,在睢宁县,一场科技与农耕文明交融的春天交响曲正激情奏响。“这是穗肥,可以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农机手正操控两台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据介绍,该示范基地共有600余亩小麦,2台无人机只需要一个上午就可以完成施肥工作。这就是科技带来的效率提升。作为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这里的播种机、拖拉机等
暮春四月,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天星村的一片片麦田中,小麦“锋芒毕露”。它们积蓄了一冬的力量,此时正迎着春风尽情释放,仿佛奏响整个田野的乐章。
今天人民日报2版关注德州宁津农民杨长胜用智能设备打理8000亩麦田他从“老把式”向“数字农人”的蜕变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山东农民杨长胜用智能设备打理8000亩麦田“科学种田,咱得赶趟儿”记者 李 蕊春风拂过,山东宁津县保店镇前杨西村麦田泛青。村民杨长胜蹲在地头,掏出手机,点开“宁农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