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威主流新媒体邂逅知名艺术机构,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近日,由济南日报·爱济南与中国十大画廊之一的沈学仁画廊联合打造的“艺术品鉴定与拍卖”数字平台,正式在爱济南客户端上线。该平台依托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与专业机构的艺术资源,创新推出书画鉴定、在线拍卖、版权认证等全链条服务,并将开展“艺术名家大讲堂”、“公益鉴宝”等活动。这种“媒体+艺术”的跨界融合模式,为艺术品收藏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是济南日报·爱济南拓展“新闻+政务商务服务”新格局的一次尝试。

爱济南“艺术品鉴定与拍卖”数字平台聚焦艺术品收藏领域核心需求,搭建权威便捷的线上服务体系。平台依托北京皇城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开发设计的“皇城明鉴”小程序运行,委托山东学仁拍卖有限公司作为执行机构,常年开展艺术品鉴定与评估、当代艺术家润格评估、艺术品金融顾问、艺术品资产配置、艺术品咨询、版权数字服务等产业链业务。

爱济南“艺术品鉴定与拍卖”数字平台通过整合媒体公信力与艺术机构专业力,既为藏家提供可信赖的交易环境,也为艺术家搭建数字化展示窗口。用户可下载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点击右上角的“智慧泉城”,进入页面后选择“文化教育→书画鉴定拍卖”,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

“艺术品鉴定与拍卖”数字平台服务门类涵盖鉴定评估、拍卖、艺术品征集、版权服务、出版策划等多个服务门类。平台聚集了多家权威机构和十余名专家,提供包括书画、瓷器、玉器、篆刻、古籍、古玩杂项、古代钱币、新老家具、古董地毯等种类艺术品的鉴定评估。通过平台提供的这些服务,藏家可以有效解决艺术品流通中的鉴定难、交易难、确权难等问题。

目前,“艺术品鉴定与拍卖”数字平台采取的是付费服务模式,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收费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下一步,平台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免费鉴宝”、“艺术名家大讲堂”等公益活动,积极参与文化惠民、文化便民服务。

爱济南客户端是济南第一移动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20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爱济南客户端在全国市级党报客户端下载量排名中名列第五。上线十二年来,爱济南客户端始终秉承“新闻立端、服务强端”的理念,以“传递党政声音、服务百姓生活”为核心使命,爱济南客户端积极探索“新闻+政务商务服务”模式,以技术创新持续拓宽主流媒体的服务边界。其中,“智慧泉城”版块先后推出掌上政务审批、掌上警务办理、掌上生活缴费、掌上医疗服务等40余项便民服务功能,“艺术品鉴定与拍卖”平台的上线,进一步丰富了“智慧泉城”的服务功能。

创立于1999年的沈学仁画廊,现藏有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吴昌硕、康有为等名家精品,曾经代理过于希宁、张江舟、梁占岩、沈学仁、刘庆和、武艺、毕建勋、沈光伟、张宏宾、郑力、朱红、熊红刚、王晓辉、王伟中、时振华、张正民、徐冬青、赵倩、徐默、刘明泼、王颖生、东泽、赵丽娜等20多位艺术家作品。二十多年来,沈学仁画廊坚守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专业精神和市场导向,守正创新,步履稳健,努力开拓艺术品市场,服务广大收藏家,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标杆性机构。2004年,沈学仁画廊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画廊”,被中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评为中国诚信画廊。目前,沈学仁画廊正在深度参与艺术品数字版权生态系统、可信版权链交易中心联合服务平台和中国艺术品产业链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推动中国版权产业和艺术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未来,爱济南客户端与沈学仁画廊将持续拓展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场景,为繁荣文化艺术市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业内人士分析,爱济南“艺术品鉴定与拍卖”数字平台的上线,填补了济南本土艺术品数字化服务空白,这种“媒体搭台、专业赋能、公益先行”的运营模式,对规范艺术品市场、打造艺术品服务生态圈具有示范意义。“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让收藏文化从‘小众爱好’变为‘大众美育’。”沈学仁画廊负责人徐一墨说。(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汤启卫 设计:牛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