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最善于思考之人,他思维开阔,无人能比。或纵情于天地万物之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或驾驭于古今风云之上,“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忽天马行空,忽独辟蹊径,“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他常常能想别人所不能想,思别人所不能思。
他的思维大到政治上把地球“裁为三截”,小到从科学上认定“基本粒子” 。 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美国著名微粒子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科学家新发现的构成物质更基本的粒子“夸克”和“层子”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毛泽东。这一提议被大会通过。
这个提议的起因是,1955年,毛泽东同钱三强等人曾有过一段对话。毛泽东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吗?”钱三强回答:“是这样。”毛泽东又问:“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呢?”这一问把这位科学家问住了,因为当时世界上认为,质子、中子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停了一会儿,钱三强说:“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微笑着说:“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后来,毛泽东当着于光远和周培源又提起这件事,并引用了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
在国际科学界,有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科学概念的,也有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新的科学发现的,但几乎没有用政治家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是一个例外。而且,这个命名是由美国人提议,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提议,在世界的物理学会议上通过,在美国的国土上通过,这不能不令人叹服!
“毛粒子”这个命名,不仅仅是世界对毛泽东“善思”的认可,更是对毛泽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人格魅力的肯定!
毛泽东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他的超凡脱俗和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鼓舞和照耀了整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