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桑卡拉

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4月6日,布基纳法索一军事法庭裁定,布基纳法索前总统孔波雷被判处终身监禁。
桑卡拉执政后明确表示:布基纳法索进行的是一场“人民民主革命”,“这场革命视资产阶级为对象,以工农大众为动力”。他把“为人民服务”定为全国革命委员会的座右铭。桑卡拉说:“我们在布基纳法索的革命是对整个人类历史上革命经验的一次总结。我们希望成为世界革命的继承者,为第三世界人民的解放而斗争。我们从美国革命中吸取经验教训,法国大革命告诉我们人的权利,伟大的十月革命带来了无产阶级的胜利并使实现正义的巴黎公社的梦想成为可能。”
桑卡拉把国名从法国殖民时代的“上沃尔特”改为“布基纳法索”,象征国家的自主和重生。
桑卡拉回避外援,推动削减恶债、土地和矿产资源国有化,避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干涉和渗透。
桑卡拉的国内政策主要集中在反腐败斗争、推广植树造林、消除饥荒、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发展“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方针。桑卡拉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许多不合理现象,并愤慨地指出:“官员的孩子稍患感冒便可免费去巴黎治病,而农民却连一瓶最普通的药都买不起”,“这种现象再也不能下去了!”桑卡拉下令成立各级人民革命法庭,严惩贪官污吏,没收前政权头面人物的财产归人民所有;桑卡拉最早提出了构筑“绿色长城”的设想,即在撒哈拉沙漠南面建立一个横跨非洲东西海岸的绿化带,以抑制萨赫勒地区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非洲联盟于2005年7月决定采纳这个“绿色长城”项目。
桑卡拉还主张进行土地改革,通过重新分配封建地主的土地给农民以平均地权,中止农村人头税和土地租金,增加粮食产量,小麦产量从每公顷1700公斤增至3800公斤,基本实现粮食自给;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严格控制生活必需品和医药价格。他还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公路和铁路建设计划,以“配合国家一体化”。
他将开展全国性扫盲运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促进公共健康,为250万儿童免费接种预防脑膜炎、黄热病和麻疹的疫苗;桑卡拉还提出在地方每一个村子建一个诊所和建设超过350所社区学校。
桑卡拉还倡导妇女解放和发展民族文化。他说:“革命和妇女解放是一体的。我们不认为妇女的解放是出于一种慈善行为或人类的同情心使然。这是革命胜利的一个基本要件,女性撑起了天空的另一半。”提高妇女地位是桑卡拉的一项明确目标,他的政府机构中有大量的女性公职人员,这在西非是前所未有的进步政策。政府明令禁止女性割礼,废除强迫婚姻和一夫多妻制,鼓励妇女外出工作和接受教育。桑卡拉也积极促进人口控制,并号召丈夫去市场和做饭,以体验妇女生活的辛劳。此外,桑卡拉还是第一位任命妇女担任内阁重要职务的非洲领导人,并积极招募女性入伍参军。
桑卡拉出任总统时不到34岁,去世时还不到38岁,他短暂的政治生涯留下了令人敬佩的事迹。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坚定不移地支持非洲和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满怀希望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他决心要在布基纳法索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桑卡拉为国家的极端贫穷落后和人民的疾苦焦虑,为布基纳法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生活清贫、为政清廉,因而被人们称颂为世界上最清廉的总统。这是对他短暂而充满战斗激情的一生的最高评价。

“我的骸骨嵌满了子弹
我的过去在贫瘠的土地上粉碎
我的鲜血肆意的流淌
我的未来在无风的黑夜里消失
我看着我的战友收起刀子
刀尖滴落的是曾经的友谊
我的信仰被他们踩在脚底
和太阳一起消失在无尽的沙漠里
当初的理想被浑浊的酒液腐蚀殆尽
布基纳法索的明天还会不会有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