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国六发动机技术路线,基本上分为EGR和非EGR这两种,而EGR虽然本身在国四、国五阶段就已经出现,但是大多数卡友们仍然不知道EGR是什么。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以及它的控制策略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和卡友们简单的聊一聊EGR。
废气循环量变化大 引入EGR率做参考

EGR,即废气再循环系统,其是指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适时的把一部分引入到发动机进气管内,重新参与发动机工作的装置,它能够降低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用废气取代一部分新鲜的空气,从而降低了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燃烧温度和压力,以此来达到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的目的,但是废气的进气量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为准确描述EGR对废气的需求量,提出了“EGR率”的概念,EGR率指的是重新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量占用新进空气量的比重。
EGR率较高,即废气进气量占比较重,会导致发动机在进气冲程时,所得到的氧气含量减少,引起发动机在工作冲程时,柴油不能完全燃烧,从而使得在排气冲程之中,发动机尾气冒出大量的黑烟。而EGR率较低,又不能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
发动机不同状态下 EGR控制策略不同

厂商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发现在不同的工况之下,发动机对参与的废气量需求度也有所不同,EGR的基本控制策略如下:
冷机或者怠速工况启动时,因为此时发动机并没有产生较高的温度,所以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浓度比较低,为防止EGR恶化发动机工作效率,此时EGR阀基本处于闭合状态,即EGR不参与发动机的工作。

在中等负荷的情况下,氮氧化合物会随着发动机负载的增多而增多,此时,EGR开始参与到发动机的工作之中,EGR率会随着发动机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发动机需要大功率、高转速时,即发动机处于大负荷、高速工况时,为保证发动机拥有良好的动力性、加速性以及必要的净化效果,此时EGR一般情况下不会参与到发动机的工作之中。